梵語 Sakyamuni 的音譯。佛教創始人。釋迦是部落的名稱,意思是'能';'牟尼'可譯作
俗名悉達多,生於西元前五六六年,原是釋迦國的太子,二十九歲出家修道,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禪定。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,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,經過六年的苦修,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,他順次經歷禪那的四種境界,然後繼續集中精神,做最大的努力,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,成就正覺。從此以後,他被稱為佛陀。並到處說法,組織僧團,直至西元前四八六年圓寂。簡稱為"釋迦"。他創建的佛教,和基督教,伊斯蘭教一道成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。
浴佛節是為了紀念佛陀的誕生。在三千多年前,摩耶夫人夢見六牙白象從右脅進入,因而懷有身孕。十個月後,夫人於回娘家待產的途中,於藍毗尼園,看到微妙芳香的無憂樹,便舉起右手攀扶,這時世尊即從右脅降生到世間,並且向四方各走七步,腳下步步均生大蓮花;然後一手指天、一手指地說:「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。」(「我」指眾生本具的佛性)此時大地震動,天女散花,四天王以十二種香湯、名花灌沐太子金身,九龍亦從上而下吐水,一溫一涼為佛沐浴,人天無不歡欣鼓舞,因為世尊的到來,為三界熱惱的眾生,帶來無比清涼的佛法,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。 為了紀念佛的誕辰,佛弟子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,都會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法會,讓場景重新浮現在眾人的眼前,會中會製作一個花亭,亭中安置誕生的佛像,大眾於禮拜供養後,用香湯灌沐,藉香花淨水灌沐佛像的儀式,恭敬供養祈增福慧暨提醒自己外離身垢、內離心染,時時刻刻保持身心清淨,藉此啟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,這即是浴佛的真義。此外還舉行拜佛祭祖、供養僧眾、花車遊佛等慶祝活動。 根據《浴佛功德經》記載,以清淨心灌沐佛像,有十五殊勝功德,並能令眾生「現受富樂,無病延年,於所願求,無不遂意,親友眷屬,悉皆安穩,長辭八難,永出苦源,不受女身,速成正覺。」以虔誠恭敬心,口誦「沐佛偈」,手持香湯浴佛,此殊勝功德,必能成就如佛陀一般的智慧及功德,並藉此回向,祈願眾生皆離垢染,同證如來淨法身。 在緬懷佛陀這一位最偉大的聖者時,我們也應該想起:佛陀是如何挑戰人生最大的難題──生老病死,而一心一志的追尋解脫之路;如何面對重重的考驗,而始終堅定不移;如何以無盡的慈悲,普化群迷。今日我們慶祝佛誕,也應如釋迦牟尼佛般發大菩提心,讓自己成佛的種子萌芽。有朝一日,因緣會聚時,悟到生佛體同,生死性空,佛本不生,亦無所滅,方是真正的慶祝「佛誕」! |
長度:約6吋 18cm
材質:玻璃纖維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