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的購物車是空的!
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
商品庫存不足留言
壇城前必備水、水、花、香、燈、塗、果、樂八種物品,向諸佛菩薩獻供,象徵意義如后:
水—供養諸佛菩薩飲用,祈願眾生,尤其是餓鬼道的眾生,消除口渴之苦。
水—供養諸佛菩薩盥洗,祈願眾生證得清淨之身,消除修行上的障礙。
花—供養世間一切美好的視覺享受,祈願眾生容貌莊嚴,具足好相。
香—供養世間的嗅覺享受,祈願眾生修行成就,散發自心之香。
燈—供養照明,祈願眾生消除無明愚癡。
塗—供養塗身的香油,象徵世間的觸覺享受;祈願眾生淨除習性染垢。
果—亦稱為「食子」,即食物,象徵世間的味覺享受;祈願眾生不受飢餓之苦,食物豐足。
樂—供養音樂,以海螺或「丁夏」(西藏樂器名稱)象徵世間的聽覺享受;祈願眾生歡喜聽聞佛法。
佛教徒以八供來供養諸佛菩薩,並不是諸佛菩薩還需要飲水、聞香、食物等享受,而是佛弟子將每天所覺知的感官享受,以清淨的方式向諸佛菩薩獻供,祈請諸佛菩薩納受,藉此積聚功德資糧。這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等五種感官的享受,稱為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」五種妙欲,涵蓋了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,因此八供是殊勝的供養。
八供中的「果」,可用果實代替,平常皆以「供養食子」為主,除非修特別的本尊法,才會更換。「食子」大致分為慈悲與忿怒兩種;修忿怒本尊,如普巴金剛或瑪哈噶拉時,則另有代表花和音樂的特別食子。食子有時亦做為本尊的壇城。
壇城所供奉的若是父續本尊,八供須由左向右排列;若是母續本尊,則是由右向左排列;若兼有父續、母續本尊,則可以擺設兩套供品,或是以佛像較多者為主,只供養一套。